商业资讯:化工 — 多角度“透视”液化石油气市场 |
 |
信息来源:中国石化报 点击次数:157 发布时间:2006/3/17 13:55:35 |
|
3月1日,液化石油气(LPG)国际会议在成都落下帷幕。本次会议上,来自各地的专家、学者、生产企业及经销商们聚集一堂,对近期LPG市场的风云变幻进行研究,共商抵御风险的良策。
会上,各方从国际国内大环境、上下游产业链及企业、经销商、运输公司等角度,纵深分析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。
目前,我国LPG产量位居世界第四;消费量排在美国、日本之后,居世界第三。20世纪90年代以来,我国LPG年消费增长率达20%,是全世界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;我国的进口量紧随日本,位居世界第二。
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,国内LPG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:1990~1993年,炼厂加工能力大幅度提高,带动LPG产量显著增长,同时,进口LPG进入国内市场,虽然规模小,但增长速度快;1994~1997年,炼厂催化裂化为主的深度加工继续快速上升,推动LPG快速增产,进口量因大型“浮仓”在中国近海的运作而上了一个新台阶;1998年至今,炼厂靠调整产品结构增产LPG,“浮仓”逐渐退出市场,沿海大型储库抢占商机。
国产LPG绝大部分产自炼厂,来自油田的伴生气产量只占国产LPG供应量的5%左右。由于国内LPG产量增加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的增长,近年来仍需大量进口来补充国内资源。
当前国内LPG供应是“三分天下”:中国石化资源占32%,进口资源占37%,中国石油和地方炼厂资源占31%。值得关注的是,华南地区LPG消费量的近70%是由进口满足的,广东达到85%。华东地区进口LPG占总消费量的近40%,江浙沪等发达地区则达到60%以上。
LPG的贸易商BP、深圳华安、加德士、优尼科、百江等公司不但在沿江、沿海拥有较大的码头和LPG库,还在我国LPG消费集中的地区建立了相当完善的营销网络,LPG已完全实现市场化运作。
目前我国LPG市场价格已与国际接轨,LPG价格升降不但与原油价格涨跌有关,更重要的参照指标是沙特阿拉伯阿美公司每月公布的CP招标价。沙特阿美CP招标价是远东市场LPG价格的风向标,由于我国近60%以上的进口LPG来自中东,所以CP招标价也直接影响国内LPG价格。
国内炼厂LPG价格的制定主要是考虑加工原油价格,由于今年以来原油价格飙升,平均进厂原油价很高,生产企业成本上扬。
专家呼吁,今后应加强LPG市场的管理,抓好批发、分销、零售各环节的管理,才能抵御今后市场可能出现的大起大落。
|
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