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莞指南网提醒您:
我要找
机械
五金
电子
通讯
轻工
纺织
服饰
农业
食品
管理
化工
冶金
日化
汽车
创业
财富
诚信
贸易
  商业资讯:化工 — 国内氨纶市场已呈现出较为严重的供大于求局面
         

 

国内氨纶市场已呈现出较为严重的供大于求局面
信息来源:中国化纤信息网  点击次数:110 发布时间:2006/2/12 10:54:14
 
前5年中国氨纶以年均15%左右的速度增长,截至2004年中国己成为世界最大的氨纶纤维市场。随着我国氨纶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,产量也不断增加。1995年氨纶产能在700~800吨之间,1998年我国氨纶产能为6000吨,1999年为6500吨,1999年后进入氨纶生产的投资高峰期,2000年为1.54万吨,2001年又飞速发展到2.51万吨,2002年产能达到3.44万吨,2003年初氨纶产能扩张到4.9万吨。据统计,至2003年底,我国氨纶生产企业超过25家,总生产能力超过9万吨。2004年产能进一步扩张到19.6万吨/年,实际产量也达到10万吨/年左右。我国巳超过韩国成为全球第一氨纶生产国。预计2005年底产能将会超过20万吨。   随着氨纶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拓展,市场需求急剧增长。1995年我国氨纶的表观消费量只有约1500吨,1998年增长到1.1万吨左右,2001年进一步增长到3.7万吨。近几年我国氨纶的表观消费量为:1995年为1500吨,1997年为6000吨,1998年为1.1万吨,1999年为1.6万吨,2000年为2.6万吨,2001年为3.7万吨,2002年达到5.4万吨(进口3万吨,国产2.4万吨)。2003年表观消费量约在7万吨左右。   前几年,由于我国氨纶市场需求量增长很快,而国内产量无法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,因而每年都得从国外大量进口。1998年我国氨纶的进口量为4264吨,占国内市场需求量的38.8%;1999年进口量为7162吨,占国内市场需求量的约44.8%;2001年进口量为1.84万吨,占国内市场需求量的51.2%;2002年进口量为3.18万吨,占国内市场需求量的58.8%。前几年我国氨纶市场总体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,每年的需求量约占世界氨纶产量的16%左右,不足部分大多数从日本和韩国进口。但随着国内企业的不断扩能,供需缺口己趋于缓和。但2003和2004年仍分别进口3.65万吨和3.96万吨。进口量不降反升。   2004年我国氨纶产量比2003年增长60%以上,产能扩张过度,产品价格一跌再跌。   2004年中国氨纶生产能力为19.6万吨/年,产量为10.6万吨,进口量为3.96万吨,表观消费量为14.56万吨。2004年由于氨纶行业投资过热,需求增长乏力,从而几乎陷入困境。预计2005年中国氨纶产量为14万吨,进口量将下降至2万吨,表观消费量为16万吨。预计2008年中国氨纶产量为20万吨,进口量为1万吨,表观消费量为21万吨。   国内氨纶现产能己超过市场需求,产能的迅猛增长对下游市场造成严峻考验,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供大于求局面,从而引发了一场更为激烈的价格大战。   2005年5月起,氨纶行业实行限产保价,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近两年国内氨纶产能增长过快,市场供大于求。据统计,2004年底我国氨纶产能已超过19万吨,至2005年底产能会突破20万吨;而国内市场需求量2004年只有12万吨左右,2005年不会超过16万吨,而且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还要使用进口品牌产品。在这种供需情况下,厂家联合限产,对缓解供需矛盾,抑制价格下滑,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应该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。   为使我国氨纶市场健康发展,应加强产品开发,提高氨纶产品的质量水平;加强氨纶原料厂家和氨纶制造厂家以及使用厂家的合作,扩大应用领域,拓展新的市场;提高生产效率,降低生;产成本,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

Copyright© 2004-2020 东莞指南网 版权所有
 公司名称:东莞市易进网络信息有限公司  地 址:东莞市虎门镇太新二街君晖大厦417室
电 话:0769-8512 9515 (10线)     联 系 人: 伍先生     客服热线:130 3883 5218(微信同步)
业务邮箱:sales@jxwj.cn  客服邮箱:kefu@jxwj.cn  技术邮箱:supply@jxwj.cn
樟木头分组地址:东莞市樟木头镇新城市广场8栋5A 电 话:0769-8512 9515 (10线)